台南美食吃飽飽的第二天 早上先到千香漢堡外帶一個 「麥蛋」 →麥香雞加蛋
千香是從高中時期很常去的早餐店 高中時的千香是一間很普通的小早餐店
多年後的今天 我赫然發現千香竟是連鎖早餐店(雖然分店只有5間)
當年最常點的麥香雞
特殊口感的雞排搭配高麗菜絲與甜甜的美乃滋 這是在台南才吃得到的好味道
吃完千香 馬上轉移陣地到另一個美食天堂 「鴨母寮菜市場」
「鴨母寮菜市場」離我台南的老家很近 小時候總是吵著媽媽 要她帶我一起去市場買菜
看到市場裡攤販們殺魚剁肉的俐落刀法 在我眼中每個人都是身懷絕技的武林高手
多年過後重回鴨母寮 這些高手臉上雖多了些皺紋 添了幾根白髮
但功力不減 而且身邊還多了個年輕徒弟
回到正題 鴨母寮裡面有許多深藏不露的美味小吃
但第一次去的人 可能會因為這裡的環境有點小卻步
畢竟這是歷史悠久的傳統市場 所以請大家要有心理準備
及便在赤崁樓.新光三越有分店的松村 位於鴨母寮裡的總店也是一個很簡陋的攤子
不過相較於鴨母寮的內市場(有松村的那區) 外市場就稍微乾淨一點
尤其是裕民街走進去 一整排幾乎可以從頭吃到尾
這次我們選擇位於巷底的蝦仁肉圓跟旗魚羹
清蒸蝦仁肉圓 (1份3顆35元)
旗魚羹 (1碗35元)
無論是蝦仁肉圓或旗魚羹 千萬別忘了一定要加蒜泥 少了這一味就稱不上道地的台南味了~
吃完蝦仁肉圓 順便外帶了蟹丸.粉腸跟大腸 這攤位於裕民街上的香腸熟肉 也是我們家從小吃到大的老店
粉腸一斤80元 蟹丸一斤60元 要賣多少都可以 老闆幫我各切50元
大腸(糯米腸) 忘了一斤多少 這一盒40
醬料是店家特製的蒜蓉醬油膏 喜歡吃辣的人 老闆也會給辣椒醬油膏
另外 如果不是當天要吃的話,建議不要切小塊 外帶一整塊 要吃的時候再切會比較新鮮
除了香腸熟肉外 本來還想外帶一個武廟碗粿 (30元) 但想到等一下還要去吃大餐 這次只好先割愛了
告別鴨母寮後 前往正宗堂長生本舖 北門店買了小條的蜂蜜蛋糕 (150元)
這間長生本舖的蜂蜜蛋糕 蜂蜜香味超濃郁 吃起來的口感比較紮實 且有一點濕潤
只要吃過長生本舖的蜂蜜蛋糕 就會覺得其他的蜂蜜蛋糕味道太淡
不過要先強調這是台南人喜愛的重甜口味 不嗜甜的人請勿輕易嘗試
午餐我們選擇位於民族路上的「老曾羊肉」
炒羊肉大盤(130元)
羊肉清湯(70元)
老曾羊肉的炒羊肉是用豆瓣醬下去炒 而且羊騷味不重 連不太吃羊肉的小泉先生都稱讚
羊肉清湯搭配薑絲醬油膏也是一絕
吃完羊肉騎機車到「滋美軒」買孫媽媽吩咐的豬肉鬆跟豬肉乾
位於民生路上的滋美軒也是台南知名的百年老店
這裡賣的肉鬆不會死鹹 肉乾也是台南人喜愛的蜜汁口味
但由於產品不含防腐劑 所以保存期限較短
通常買來的肉鬆跟肉乾 我會放在夾鏈袋裡冰冷凍庫
這樣肉鬆就不會受潮 吃起來還是跟剛買時一樣酥鬆
肉乾要吃之前 可以加一點點水 然後以500W微波20~30秒
熱騰騰軟呼呼的蜜汁豬肉乾 吃起來就像剛出爐的一樣美味
買完肉鬆後到新光三越新天地店稍微逛逛 順便到你我他之家帶了一包冰鎮鴨翅
再繞到萬川號買水晶餃(一個18元,可以單買!小盒裝6個 大盒裝10個 )
水晶餃有賣蒸好的(熱的)跟沒蒸的(冷的) 不打算當天食用的建議外帶冷的
店家很細心 還附上一張加熱調理的說明書
買完萬川號,看看手錶也快3點半 是該下午茶的時間了
於是騎車到西和路上的府城黃家蝦捲
這間黃家蝦捲原本位於鴨母寮菜市場內 幾年前搬到西和路上
雖然地點偏僻 很多老顧客還是不遠前來購買
蝦捲一份2條45元(1條23元) 搭配酸酸甜甜醃蘿蔔 剛好可以去去油膩
吃起來味道雖然跟以前差不多
但內餡中高麗菜偏多 有些搶了蝦子的鋒頭 但在我心中 府城黃家蝦捲仍遠遠勝過安平的周氏蝦捲
吃完蝦捲還剩下一點時間 馬上又衝到民族路的石精臼牛肉湯 想要來彌補一下我前一天沒吃到阿村牛肉湯的遺憾
只可惜這間的牛肉湯 跟我想像中的不同
一般台南傳統的牛肉湯是將新鮮的生牛肉片放到碗裡 淋上滾燙的牛肉高湯 搭配薑絲醬油膏一起食用
但這間石精臼牛肉湯卻是將牛肉片放到高湯爐裡涮
這樣一來湯不但會較濁 湯裡還會有一些肉屑及小血塊
肉片雖然厚了點 但吃起來還算嫩 而且湯也很清甜 整體而言不算太差
一碗100元是台南的公定價 所以也沒什麼好比較的
喝完牛肉湯 看看時間 也差不多該出發前往高鐵站
兩天一夜的台南美食大吃大喝暴肥行就此劃下句點